位置:首頁 > 中藥 > 波羅蜜葉

波羅蜜葉

【藥材名稱】波羅蜜葉
【拼音名稱】boluomiye
【別名】木波羅葉
【科屬】為??浦参锬静_的葉。
【產(chǎn)地】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
【性味】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消腫,解毒斂瘡。主跌打損傷;瘡瘍癤腫;濕疹
【用法用量】
外用:適量,研末撒或調敷。
【采收儲藏】
夏、秋季枝葉茂盛時采摘葉,曬干。
【化學成份】
葉含蛋白質(protein),粗纖維(crude fiber),鞣質(tannin)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
常綠喬木,高8-15m,全體有乳汁。有進有板狀根,單葉,旋狀排列;葉柄長1-3cm;托葉佛焰苞狀,早落;葉片厚革質,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,長7-25cm,寬3-12cm,先端鈍而短漸尖,基部楔形稍下延,全緣或3裂(萌生枝或幼枝上葉),上面深綠色,光亮,下面淺綠色,略粗糙?;▎涡裕菩郛愔?;雄花序頂生或腋生,圓柱形,長5-8cm,直徑2.5cm,幼時包藏于托葉內;雄花花被2裂,裂片鈍,雄蕊1;雌花序圓柱形或長圓形,生于樹干或主枝上的球形花托內;雌花花被管狀,六棱形,花柱側生。聚合果長圓形、橢圓形或倒卵形,成熟時長25-60cm,寬25-50cm,大者重達20kg,黃綠色,表面有六角形的瘤狀突起,內有很多黃色肉質的花被,果柄粗壯,長5-10cm;瘦果長圓形,長約3cm,寬1.5-2cm?;ㄆ诖?、夏季,果期夏、秋季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熱帶地區(qū)。
資源分布: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【栽培】
生物學特性:喜熱帶氣候。適生于無霜煉、年雨量充沛的地區(qū)。喜光,生長迅速,幼時稍耐蔭,喜深厚肥沃土壤,忌積水。
栽培技術:用種子或壓條繁 殖,適于播種造林或容器苗造林。種子繁殖:選25-40年生,無病蟲害的壯年優(yōu)良母樹采種。種子不耐貯藏,生命力僅保持1個月左右。播前先浸種12-14h,在砂床上催芽,約5-7d開始萌發(fā),陸續(xù)移植。生長期間要適當遮蔭,免受日灼。容器苗是用較大的塑料袋、竹籃等育苗,待苗高30cm出圃。壓條繁殖:高枝壓條于春天進行,選二年生健壯枝條,光環(huán)狀剝皮,然后用按1:1比例浸水濕透的椰糠和谷殼灰混合基質,以塑料薄膜緊緊包裹和扎實環(huán)剝部位,約20d開始發(fā)根,待長出2~3級根時截離母體,解除薄膜移植于竹籃,置蔭處培育,在新梢未萌發(fā)時定植為宜,果樹行株距各8~12m,果材并用的各5~6m。
田間管理:初期每年除草、松土2~3次,并適當施肥,促使枝葉繁茂和樹勢壯旺,保證速生,到結實齡時,于開花前施一次速效性肥,可以促進雌花盛開和提高座果率。采果后應再施一次追肥,并結合培土以保水和抗寒。
病蟲害防治:鉆心螟蟲,鉆蛀果實,幼果期用90%敵百蟲的1000倍液噴射。榕八星天牛,鉆蛀枝干,可用鉤殺幼蟲,并可將吸足敵百蟲的棉花球塞入蟲穴,再用泥封閉穴口,以毒殺幼蟲。
【性狀】
性狀鑒別 葉多縱向內卷,展平后呈橢圓形倒卵形,長7-25cm,寬3-12cm,先端鈍或短漸尖,基部楔形稍下延,全緣,上面綠色灰綠色,微具光澤,下面綠色右灰黃色,網(wǎng)脈明顯,中脈兩面突出;葉柄長2-3cm。革質而脆。氣微,味淡。
【各家論述】
1、《中國樹木分類學》:葉磨粉,熱之以敷創(chuàng)傷。
2、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治潰瘍。
波羅蜜葉圖片
菠蘿蜜原形態(tài)
菠蘿蜜原形態(tài)
菠蘿蜜原植物
菠蘿蜜原植物
菠蘿蜜
菠蘿蜜
菠蘿蜜果實
菠蘿蜜果實